為落實北京報關協會四屆四次理事會(擴大),關于捐款修建山西省永和縣桑壁鎮興義村西后河橋的決議,7月16日,協會領導王繼軍、萬志朝和京信達物流有限公司郭立東總經理驅車800公里到達永和縣。
永和縣屬典型的黃土高原梁峁殘垣溝壑區,是革命老區、省界邊區、國家集中連片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全省確定的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全縣共有7個鄉鎮,79個行政村,309個自然村,總人口6.8萬,其中農業人口5.3萬。占總人口的77.94%。2017年動態調整后,全縣共有貧困村78個、貧困人口7099戶20094人,貧困發生率為37.91%。
2018年,永和縣全縣累計脫貧53個自然村4535戶12966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9.84%,計劃2019年脫貧1975戶4977人,實現全縣脫貧摘帽。
6月17日上午,大家帶著長途跋涉的疲勞前往興義村修橋現場考察。
興義村位于山西省永和縣桑壁鎮西側,現轄興義、鴉兒腰、后河、賀家坡、藥家山5個自然村。總戶數169戶,人口485人;本村現有貧困戶88戶252人。2016年脫貧74戶222人;2018年脫貧3戶4人?,F未脫貧11戶26人。2018年人均收入4200元,農戶收入來源90%為種植業。
西后河橋距離省道兩公里左右,狹窄的土路吭吭洼洼,越野車左搖右擺,一路顛簸,終于到了。
大家下車對現有橋梁進行考察。
該橋建于1976年,歷經40多年風風雨雨,已成危橋。橋拱已嚴重變型,載重車已無法通行,嚴重影響農用物資和農產品運輸,造成每斤玉米比其他村少賣兩毛錢。
考察結束后,又前往后河村(自然村,隸屬興義村)走訪貧困戶。
為五保戶捐款。
今年山西省大旱。去冬無雪,開春以來無有效降雨,到了玉米吐穗的節氣,玉米長得沒膝蓋高,
糧食絕收已成定局。
已近中午,趕到鎮政府舉行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由桑壁鎮李雄書記主持。
會領導王繼軍和永和縣政協主席宋新亮同志分別代表北京報關協會和永和縣政府致詞。
王繼軍同志簡要介紹了北京報關協會的情況,代表全體會員單位表達了捐資修橋的初心,說明了參與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希望村鎮政府盡快把橋修好,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王繼軍建議新橋命名《聯心橋》,喻義城市與農村心聯心,協會與村鎮心聯心,會員和村民心聯心。
宋主席和李書記在發言中高度評價北京報關協會響應中央扶貧攻堅的戰略部署,發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捐資修橋活動的做法,表示一定修建一座高質量的橋梁,并向報關協會和全體會員表示衷心感謝!
王繼軍和桑壁鎮政府王志剛鎮長分別代表北京報關協會和桑壁鎮政府,在捐款修橋協議上簽字。